xwzx

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当前位置:首页 >> 行业资讯
一家台湾轴承制造商的求变和突围

台湾最大的轴承制造商东培工业,在接近一甲子的时间里,成功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突围。

台湾最大的轴承制造商东培工业发迹于日本殖民时期,在时代变迁中抓住先机。如今,面对中国供应链的竞争,公司摒弃了价格战,转向高附加价值与服务,用科技整合跨时代的经验,致力于突破框架,迎接未来。

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66年由台湾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、光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、日本NTN株式会社、双日株式会社合资成立,从代工起步,如今以自有品牌TPI行销全球,每年生产的轴承高达3.5亿颗,是全台最大的轴承制造商。

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陈奕玮表示,东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时期,由于一直以来都做贸易,缺乏工厂管理的Know-how,因此东培成立初期,轴承生产技术和重要设备来自NTN,工厂管理干部则从东元借调。在股东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经营逐渐步入正轨。

陈奕玮说,直到1983年,东培进一步创立了自有品牌TPI,凭借技术、精密与创新这三大优势,产品获得了许多世界知名车辆与工具机大厂的青睐,其中包括Honda、Yamaha、KYMCO、SYM、永进机械、台达电、GIANT、DT Swiss等。

中国大陆制造业崛起,挑战迫使公司脱离舒适圈

陈奕玮说,公司在二战后的艰难时期,找到了日本轴承技术的原厂,借助他们的资源迅速建立起运营框架,并一直发展到今天。但现在产业已经发生变化,也促使公司思考转型的方向。

他坦言,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对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冲击,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后,产品差异化变得日益困难。中国大陆以更完整的供应链全面性地占领市场,而不仅仅是价格战,这使得既有的商业模式消失了。“我们必须从过去的框架中找到突破口。”

陈奕玮分析,“单纯追求高性价比(CP值)容易沦为第二供应商,东培必须追求能在第一时间成为客户指定的品牌。”因此,提高服务和高附加价值成为转型的主轴。对于许多客户来说,能够以大量生产的价格提供定制化产品,就是一大优势。

除了摒弃价格战,陈奕玮还说,他们发现许多客户看重产品背后的故事和企业价值。例如,2016年里约奥运自行车冠军车上的花鼓,采用的就是TPI的轴承,而这家瑞士高端自行车厂DT Swiss,就是他们长期合作的对象。

整合跨时代机具,科技转型迈向未来

走过近一甲子,东培的经营团队经历了一次次时代的转折,也一次次成功突围。但陈奕玮认为,今天的解药可能是明天的毒药,台湾的传统产业必须借助数字化转型、技术创新,并培养世代交替的人才,才有转型升级的空间和机会。

东培在2016年开始推动智慧制造转型,包括产线自动化、机器人应用、生产信息化与物联网(IoT)、设计自动化与知识保留、智慧监控与预测维护。他坦言,“这个过程花费了非常大的力气,才将跨世代的设备与现代科技整合。”

陈奕玮举例说,过去轴承生产需要依赖人工检查和调整参数,而智慧化能让量测完的参数直接反馈到机台。但在要让可程式逻辑控制器(PLC)接线的过程中,就面临了跨世代机器整合的问题,仅仅是提取旧机台的参数就很费工。

陈奕玮说,在团队的努力下,东培成功导入了生产执行系统(T-MES),实现了对机台稼动率和品质状况的即时掌握。工程师绘图部分开发了内部轴承设计自动化系统;产线设备部分则导入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模型,还研发了业界领先的主轴用内嵌式传感器轴承。

此外,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与制程规划方面,东培也与学术界合作开发了自动化设计系统。除了能节省设计时间、避免人为计算失误,还能积累公司数十年的设计Know-how,防止人才断层对研发的影响。

陈奕玮强调,台湾传统产业若要转型升级,需要摸索细分市场具备的独特优势,聚焦核心技术并持续创新,摆脱薄利多销或高性价比策略,将自身打造成为“隐形冠军”,并以“制造加上服务”的双轨发展,用定制化提高客户黏性,在品质与交期可控的情况下,提供少量多样的对应。

陈奕玮还说,展望东培的下一步,未来将重新规划生产据点,从过去的需求地生产,调整为最优地生产,强化外部供应链合作,希望优化制造成本,并管控地缘政治风险,以适应产业结构性的变化。

(转自台媒cna)

2025-10-18
那启上面(上海)有限公司
那启商贸(上海)有限公司      Copyright 2012-2016
电话:021-51061991(10条线)      传真:021-51862195 021-51062291
邮箱:shrrd111@163.com      网址:www.nqbearing.cn
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370号
沪ICP备16043139号-1     技术支持:佰联网络
个人微信
个人微信
手机网站
手机网站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